使用 “色相 / 饱和度” 工具
打开老照片后,在菜单栏中选择 “图像”>“调整”>“色相 / 饱和度”(快捷键 Ctrl + U/Command + U),弹出 “色相 / 饱和度” 对话框。
对话框中有 “色相”“饱和度”“明度” 三个滑块。拖动 “饱和度” 滑块向右移动,可以增加照片的色彩饱和度,使颜色更加鲜艳浓烈;向左移动则降低饱和度,让颜色变得更加淡雅。
调整时要留意观察照片的整体效果,避免饱和度调整过度导致颜色失真、过于刺眼。可以同时观察图像的细节部分,确保颜色的变化不会影响到照片的清晰度和质感。
此外,还可以在 “编辑” 下拉菜单中选择特定的颜色通道(如红色、绿色、蓝色等),对单个颜色的饱和度进行单独调整,以校正局部的色彩问题。比如,如果老照片中人物的嘴唇颜色过于暗淡,可以选择 “红色” 通道,适当增加其饱和度,使嘴唇颜色更加自然。
运用 “自然饱和度” 工具
选择 “图像”>“调整”>“自然饱和度”,打开 “自然饱和度” 对话框。“自然饱和度” 与 “饱和度” 有所不同,它在增加饱和度时会优先调整不饱和的颜色,避免颜色过度饱和而出现失真现象,能让照片的色彩更加自然。
拖动 “自然饱和度” 滑块向右移动,可增加图像中不饱和颜色的饱和度;向左移动则降低饱和度。“饱和度” 滑块的作用和 “色相 / 饱和度” 对话框中的 “饱和度” 滑块类似,但同样使用 “自然饱和度” 调整时色彩变化更自然。
这种调整方式对于老照片中色彩褪色但仍保留一定色彩信息的情况非常适用,可以在不破坏原有色彩平衡的基础上,让照片的色彩更加生动。
利用 “色彩平衡” 工具辅助调整
“色彩平衡” 工具不仅可以调整色彩倾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色彩饱和度。选择 “图像”>“调整”>“色彩平衡”,打开 “色彩平衡” 对话框。
在 “阴影”“中间调”“高光” 三个选项卡中,通过拖动滑块来增加或减少相应的色彩倾向。例如,增加红色和黄色的含量,在改变色彩倾向的同时,也会使画面中红色和黄色相关区域的色彩饱和度有所提升。
调整时要综合考虑照片的整体色调和色彩平衡,避免因局部色彩饱和度的改变而导致画面色彩不协调。
使用调整图层进行非破坏性调整
上述直接在图像上进行的色彩饱和度调整属于破坏性编辑,一旦操作完成,原始图像数据就会改变。为了进行非破坏性调整,可以使用调整图层。
在图层面板下方点击 “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 按钮,选择 “色相 / 饱和度” 或 “自然饱和度”。这样会在原图像上方创建一个调整图层,所有的饱和度调整效果都应用在这个图层上,而不改变原始图像数据。
如果对调整效果不满意,可以随时双击调整图层的缩略图重新打开对话框进行修改,或者通过调整图层的蒙版来控制饱和度调整的范围,使调整更加灵活、精确。
局部色彩饱和度调整(使用蒙版或选区)
如果只想对老照片的某个局部区域进行色彩饱和度调整,可以使用蒙版或选区工具。比如,使用套索工具或快速选择工具创建一个选区,选中需要调整饱和度的部分。
然后再使用 “色相 / 饱和度” 或 “自然饱和度” 工具进行调整,这样调整效果就只应用于选区内的图像。也可以添加调整图层后,在调整图层的蒙版上使用画笔工具,通过黑色和白色的绘制来控制饱和度调整的范围,使调整更加自然。例如,用黑色在蒙版上涂抹不需要调整的区域,白色涂抹需要调整的区域。
在调整老照片色彩饱和度时,要以恢复照片原有色彩、保持自然真实为原则,避免过度调整导致色彩失真或不协调。
